第117章 耐不住寂寞-《四合院的生活日常》
            
            
            
                
    第(1/3)页
    冬储大白菜之所以要弄领导班子,临时指挥等噱头,是因为它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
    起码也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每到这个时候,全京城为此忙碌的人数都能达到30万……
    在60年代初的时候,已经是相当庞大的集体事件了。
    魏大宝俨然已经是这一片儿的小明星了。
    话题车轱辘转,说的都离不开那辆雪橇,那条有灵性的大狗。
    “妈妈,喝水。”
    魏平安站在旁边,看着母子相亲相爱的这一幕,分外温馨。
    “老魏,我这工作呢,咱家都买完了,你还天天带大宝过来……”
    “那怎么了?我这是给咱们民警同志送温暖,献爱心呢,咋,还不允许了?”
    不远处正在引导一个老大爷去过称的王凯明偷偷撇嘴。
    咋就不给咱老王也献献爱心呢,大冷天的,我也想喝口热乎水啊。
    “去,别没正经的,周围这么多人呢。”
    “嗨,你这话我可不爱听了啊,献爱心还有错了?”
    “那你咋就只顾着给自己媳妇献爱心,不给别人呢?”
    “老魏我一颗红心献给国家,时刻准备着,等待国家的召唤;剩下一颗红心,就献给家人,全心全意照顾小家,国家国家,一心为国,爱心守家,没毛病……”
    “贫吧伱就……”
    周闻在老京城呆久了,倒装句也学会用了。
    “说得好。”
    王主任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
    “嗨,瞧这闹得,王主任,我这跟媳妇开玩笑呢。”
    “玩笑话说的也在理,一心为国,爱心守家,这话说的对,说的好,太好了。”
    王主任越说越激动,最后更带头鼓起掌来。
    魏平安尴尬的要死,脚趾头都快抠出三室一厅来了。
    魏大宝也乐呵呵的跟着拍手。
    来福伸着脖子还想嗷一嗓子呢,魏平安见状赶紧递过去一脚,来福这才收敛。
    “刚才去家里找你,你没在,我就猜你一准在这里呢。”
    “王主任你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不是我,是这两位同志。”
    魏平安这才看到王主任身后站着一男一女两个青年。
    “魏总师你好,我们是冶金部的,我叫陈冰,他是崔家栋。”
    “你们好。”
    旁边王主任眼神里精光一闪。
    这称呼……哎呀嘛,有点吓人了哈。
    这五年多,魏平安这小伙子到底做了什么。
    “是这样的,我们最近遇到了些难题,想要汇总一下各路人才集思广益,所里说您是这个单元的负责人,让我们喊您去开会讨论一下,所以,还得麻烦您一趟……”
    “哦,什么时间?”
    “下午1点,地址在……”
    “好的。那我回趟家,一定准时赶到。”
    说话时并没有避讳什么人,因为重要信息都没有说,双方心领神会。
    周闻也在旁边听着,那称呼不断绕耳,让她莫名的骄傲。
    自家的老魏,可真本事。
    “行了,那我就不打扰周大民警同志工作,回家收拾一下,去跟着蹭个会……”
    “去吧去吧,总闲着你,我都快看不下去了。”
    “大宝,跟妈妈再见,咱先回家去喽。”
    冶金部组织的内部会议在小会堂里举行。
    虽然叫小会堂,但能容纳100多号人,在京城的,京城附近的钢铁行业相关从业的,钢铁类型专业的学者教员……
    洋洋洒洒一大堆单位和称号,魏平安坐在第二排中间位置,左右都是陌生人,听介绍就听了五分钟。
    整个会议开了三个多小时,就整个事情很多人都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但在魏平安看来,大多都是说着轻巧,没啥实际作用。
    让整个冶金部头疼的事还是源自于59年与老大哥关系破裂,援建项目撤回后出现了技术断层和工艺流程的缺失与断层而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就拿sjs那片的炼钢厂来说,因为之前大迈步时对于高速度高指标的追求,导致原规划的建设流程和上下游的平衡被打破。
    譬如前年的一期规划中,冶炼设备先于原料基地投产了,矿山的剥离速度跟不上,让高炉被迫吃块矿,然后又因此导致了连锁反应,正常的采掘程序被打乱,剥离拖欠量增大,同时积压在贮矿场的待选矿石增加……
    这只是全国钢铁产业中的一个点,就暴露了许多的问题,而其他全国各地的同类型问题也都差不多。
    这些后遗症虽然在逐年的弥补和修复中,可产量和效率等问题始终难以提升。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冶金部必须提高全国钢厂产钢量的效率,所以就有了这次“如何加快钢厂建设,提升钢厂综合生产能力”的会议。
    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开研讨会了。
    第(1/3)页